延迟战略对仓储作业的新要求

作者:胡珉,北京乐思门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改编后发表于《环球供应链》2004年9月刊

延迟战略(Postponement),自从1950年被Alderson首次提出(Marketing Efficiency and the Principle of Postponement)以来,已经被企业界广泛应用。除了至今还经常被奔走相告的贝纳通毛衣和HP打印机的案例,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用法。比如,油漆行业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的最后调色;电子设备、仪器仪表行业根据确定的订单配置,再进行组装;快速消费品公司根据大客户的销售要求,在分销中心进行的再包装;以及零售商(包括服装行业)自己或要求供应商,在配送中心进行的帖条码、价签、再包促销装等。特别像Wal-Mart这样的强势零售商,还非常严肃地要求其供应商们进行一系列的产后运动(post-manufacturing),贴签、特别包装、乃至添加RFID。

趋之若骛的背后,是企业规避日益增多的SKU而带来的更多的需求不确定性,是为了降低库存的持有成本,是为了减少品种库存分布的不平衡,降低物流成本,也是为了从生产线上转移一些低效率的生产环节。作为福特的后裔们的生产管理者们,沿袭着对大规模生产的青睐,对于他们,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将效率低的产后作业移向仓库,而不是第三地。尚未开窍的祥子们,往往会噘着嘴而不情愿地在仓库里默默地干着,而其他的却手舞足蹈地回去对虎妞们说:“看,新的挣钱机会,咱也当一把拿摩温!”

精明的虎妞们却在静静地思考着……

需要考虑仓库的新布局和区域设置(layout),因为这时的仓库已不再是简单的仓储业务,而更像一个组装或包装的作坊。首先,肯定要在库区辟出单独的加工区,多大?位置?不考虑占地成本肯定是不现实,因为地主是不会免租的,因为是地主。而加工区的位置,是靠近存储区还是分拣区,还是出货区呢?简单地讲,可以参照分拣区域(picking zone)的设定方法。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需求的速度、加工的速度、加工的生产计划模式(批量大小和批次的间隔时间)、加工产品和所需辅料的多少。而如果要配合大量的过栈作业(cross-docking),一般地会把加工区方在靠近出货区的地方。其次,在规划仓库的新布局时,还有考虑物料流动的路径以及人员的作业效率。

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是照明及动力。与传统的仓库作业不同,仓库的再加工涉及到更多的手工作业,需求更好的照明条件,最好保证工作台的照度大于300勒克司(注:一盏25瓦的电灯,距桌面0.5米时,桌面上的照明强度为50勒克司),以减少工人的疲劳程度和差错率。很多的再加工工作还要使用设备、测试仪器;心肠好的“拿摩温”还可能给安空调,以杜绝挥汗如雨。因此,动力的使用及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加工生产速度及班次安排。由于仓库的再加工活动多数是生产活动延迟战略的结果,因此,如何确保再加工生产的质量、时效是对提供此类服务的物流公司(或仓库)的一个新挑战。同时,如何控制加工成本、如何合理利用投入的固定资产也对想以此牟利的物流公司提出了新问题。拉了一辈子车的“祥子”,突然要做“拿摩温”,开始肯定会不适应。比如,某物流公司为一世界著名的化妆品公司做再包装服务。城市中时尚女性喜爱的那些瓶瓶罐罐是由该物流公司雇佣的另一类女性们,在配送中心帖签、填充说明书、纸盒包装最后得来的。而“拿摩温”就要仔细揣摩上述各工序的配置。是安排各工作台同时并行,每组从头到尾地完成上述工序,还是,按工序分成先后衔接的工作台?各组需要配置几个女工?安排专人来负责加工区的补货和成品的放置,还是由工作台的工人兼差?要知道,每天上万件的商品;要知道,这类工作的成本本身就很透明,是薄利。但,除了辛苦钱,还有管理上的节省;但,别忘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第四个因素是对仓库工人的培训。面对客户日益变化的工作清单,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对各工序、工具的掌握,充分利用生产管理中的“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才能提高仓库服务加工服务的效率,降低固定成本的分摊。

延迟战略的广泛实施,对仓储管理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为物流公司(或仓库)提高了一个机遇;最起码,增加了一个留住客户的手段。仓库也因此而变化,手搭凉棚从远看,还是那个大盒子。但走进去,我们越来越多地可以听见工人们欢快的歌声:“咱们工人有力量,嗨!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到晚加工忙,嗨!每天到晚加工忙……”



返回本页页首
返回公司首页
联系我们
2003-2022 北京乐思门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8632号-1
r pageTracker = _gat._getTracker("UA-703241-1"); pageTracker._initData(); pageTracker._track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