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胡珉,北京乐思门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Wilson是某跨国公司刚派到中国负责物流的经理。在来中国之前,他一直在美国负责相同的职位。因此,一直在“正规军”操作且也曾悬梁刺股般研读过MBA的他,对物流理论可谓是满腹经纶。上任伊始,Wilson准备大干一场,并选择承运商管理和降低运费,作为立功的三板斧。可是,接下来几个月的与承运商们的遭遇,让Wilson对中国的运费一团雾水。 运费核算到底是按照理论上的成本呢,还是参考市场价格? 按照Wilson以前的做法,是选择长期的合作伙伴后,双方开诚布公地分析实际运作的成本后,给承运商一定的合理的利润率,而觉得运价。因此,Wilson轻车熟路地按照先招标再协商的二步曲。一顿狂筛之后,Wilson选择了几家看似规模大、号称自有车辆若干且有行业运输经验的承运商,并逐一开展了运费谈判。几轮下来,Wilson有点儿盯不住了。几家承运商都按照Wilson公司的要求,列名了点到点的运输成本明细,但却出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比如,19吨的货,本来应该采用15吨以上的价格,即260元/吨,且总运费为4,940元。但是,从分析上可以看出,如果发20吨的货,才花4,800元啊!对于另一个例子,比如23吨、甚至24吨的货,同理。
Wilson百思不得其解,咋回事儿呢?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找到一个比较熟悉市场的朋友求教。这位朋友耐人寻味地问了几个问题:
听得Wilson脸一阵红、一阵白,但还是倔强地问:“难道大家就不计较成本了吗?在俺们米国,那可是不正当竞争啊!”朋友听了,一乐,说:“真是秀才啊!我们这里还没有完善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没有像你们米国那样的强有力的行业协会和工会。再说,大家的成本也不一样啊。首先,像养路费这样的起步的车辆固定费用就不同,你没见着很多的XX省的J/K/Q等牌照的车吗?其次,一家有返程货,另一家没有,成本自然不同。再者,即使都没返程货,两家的营销策略也可能不同,一家打算先做了你,再忽悠别的客户,另一家本着给生意就做,不给就拉倒,自然对成本和利润的看法就不同了……” Wilson听了,不住地点头。朋友见状,继续说道:“其实,在目前的市场上,的确还有很多的事情不像你们“正规军”或商学院里了解到的。比如, 零担运费比整车运费贵? 传统上,是这样。但有时却不!国内的很多线路,都充斥着大量的专线公司,每天点对点对开很多部车。这样的公司,在报价上,并不考虑回程的问题。有时候,就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如果客户发货时对时效要求愿意降低,则有可能零担的运价会便宜。还有一个跟通常的理解不一样的问题, 发货时的吨数越大,运费越便宜? 通常,人们的理解自然是这样,规模效应嘛!但在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中,过大的单票发货量,却会使得实际的运作成本高。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常用的运输车型是有限制条件的。比如,承运商常用的车型如果都是30吨载重量的,单票发货45吨。在没有办法拼货或不愿意超载的时候,承运商在运输时就得搭配一部大车和一部小车。地球人都知道,小车的成本自然高于大车了,特别是跑长途。第二,增加了承运商平衡运力的麻烦。比如,通常每次发货都是二三十吨一票,但你突然发一票几百吨货,承运商怎么调派车辆呢?自有车辆都有大致固定的线路分配,即使采购社会车,由于可能存在的时效要求,就可能会高价找车了。” …… Wilson知道要了解的事情还很多,但在Wilson的脑海里已经坚定地勾画出他畅想找的运输经理的岗位描述:“此厮,应该经常地巡游在乡间小路上,了解各线路的车把式的情况;此厮,还能经常出没在市井中,及时了解运费的波动;此厮,……嗯,至少,不能像我这样是个秀才了!” |
![]() ![]() ![]() ![]() |
2003-2022 北京乐思门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8632号-1 | ||||